全国服务热线:18037802868

崇左新闻中心 PRODUCT DISPLAY

崇左基层建议:提高青少年节水意识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1-10-21 13292 次浏览

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,人口不断增加,需水量持续增长,水资源的有限性与用水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。人多水少,水污染和水环境恶化形势严峻等问题日益凸显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《201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》统计,全国水资源总量 29041.0亿m3,全国大型水库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比年初减少91.7亿m3,湖泊年末蓄水总量比年初减少28.9亿m3。2019年全国供水总量和用水总量均为6021.2亿m3,较2018年增加5.7亿m3,其中,生活用水871.7亿m3,较2018年增加11.9亿m3。节约用水、保护水资源,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,需要靠全社会每一个人共同努力。青少年是21世纪建设的主力军,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不仅影响着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,而且在我国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决定性的作用,然而,当代青少年在节约水资源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。

一是住校学生群体日常用水浪费严重。由于大部分学校的用水费用由校方承担,不少学生存在着学校自来水“免费”的思想,“刷牙时不关水”、“洗衣时任水龙头开着离开洗衣房”等校园用水浪费行为十分常见。水龙头如不关,1分钟要浪费大约4升水左右,以刷牙时间为3分钟计算,则要浪费12升水,一年下来,每个校园所浪费的水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。如:兴仁市真武山街道黔龙学校黄老师反映,许多学生认为学校的水费反正不是自己开钱,用起学校的水来就铺张浪费,甚至关水龙头时也不检查是否关紧,在教学楼、食堂、公共厕所等地,常常能看到“细水长流”。

二是家庭的不良用水习惯影响青少年行为。家庭是孩子的所学校,父母的生活习惯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习惯养成。据调查,一个家庭只要改掉不良用水习惯,就能在生活用水上节水70%左右。但普通家庭中不良的费水习惯很多,比如为了接一盆热水,而白白放掉许多稍凉的水;停水期间,忘记关水龙头;洗手、洗脸、刷牙时,让水一直流着;睡觉之前、出门之前,不检查水龙头 是否完全关闭;设备漏水,不及时修好等等。若青少年成长于一个有不良用水习惯的家庭,自然而然也养不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。如:兴仁市第二中学的吴同学反映,自己不管是在家还是在校,洗漱时都不关水,因为从小看到父母也是这样做的,虽然学校号召要节约水资源,但在自己的意识中,觉得洗漱的这几分钟也浪费不了多少水,但洗漱时关了又开开了关却十分不方便,因而也就懒得改掉这个不良用水习惯。

三是当代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有局限性。多年来及社会对环保知识的宣传、学校对环保意识的培训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成长认知,当代青少年并不缺乏所需的环保意识,但在许多青少年眼中,关于环保的意义仅限于媒体所传播的温室效应、海平面上升、冰川融化等这些具有局域性而全球性的问题,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则认为是的课题,是政府部门的事,与个人没有太大关系,缺乏主体责任意识,节水行为主动性不强。如:兴仁市真武山街道黔龙学校的李同学常常买了饮料喝不完就扔掉,据李同学反映,自己平时也会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,自认具有环保意识,但喝不完饮料这样的小事与水资源的保护没有太大关系,有时发现学校水管破裂溅水时也认为反正不是自己破坏的,与己无关。

      建议:一是学校积极采用节水新设备。如将浴室的淋浴设备换成智能卡水控系统,让学生在洗浴时刷卡消费;洗手间水龙头可采用红外线感应式水龙头,有效防止水龙头长流不止的现象;公厕可采用沟槽式全自动节水控制器,既能节约厕所用水,还能避免如厕者忘记冲厕所的情况发生,干净卫生。二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。改变青少年的不良用水习惯不能只从青少年入手,也不能只由学校承担青少年节约水资源的教育责任,节水宣传要进学校、进社区、进家庭,才能为青少年全方位树立节水意识,养成保护、节约水资源的习惯;三是社会媒体积极营造良好氛围。各级媒体要积极发挥传媒作用,针对水资源保护制作大量符合当地实际情况、独具革新性、青少年乐意接受、宣传效果好的高质量公益广告,扩大宣传效力,为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。